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时间:2024-05-22 20:30:32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读“区、尤、其”等14个生字,会写“尤、其、区”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石的独特和美丽。

3.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

4.通过反复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并且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

教学难点:

通过反复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并且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方法】

教法:

讲授法、朗读指导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

想象感悟法、圈点批注法、读写结合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黄山的视频介绍、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黄山奇石的照片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搜集有关黄山奇石的资料

【教学过程】

激情生趣,初始黄山

视频展示

1.教师播放有关黄山介绍的视频。(其中有黄山奇石)

2.学生观看视频,并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感受。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课前通过大家搜集的资料,我们已经知道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的脚步,去看看黄山的奇石。

二.揭示课题

1.师生一起板书。

2.全班美美地读读课题。

3.释义“奇”:这里的“奇”是什么意思?(奇特、奇怪、神奇)

三.教师小结

一个课题就吸引了我们全班的眼神,那么课文又介绍了哪些奇石呢?哪些奇石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赶紧去文中看看吧!

初读课文,感知黄山

一.初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度的字词可以多读几遍。

2.用“______”划出文中写了几种黄山奇石。

二.生字学习

出示生词:

1.齐读,教师相机正音。

2.教师打乱生字卡片,小火车读。

3.巧记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加点的字?

1.自由读。

2.小老师领读,教师相机正音。

3.巧记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加点字的?

4.读读原句:你能找出原文中的句子读读吗?

三.整体感知

1.课文一共写了几种黄山奇石?

【归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2.这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1)指名读。

2)提醒笔画“尤”、“其”:这两个字的哪些笔画需要相互提醒?(提醒“尤”字没有撇)

3)书写生字“尤”、“其”:教师范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4)齐读。

四.教师小结是啊,多么秀丽神奇的怪石啊,那么作者又是怎么描写这些石头的呢?让我们继续跟课文进行交流。

细品课文,欣赏奇石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

教材分析

杠杆的科学》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中的第二课时。本课专门引导学生认识杠杆,是认识杠杆、轮轴、滑轮及斜面等几类简单机械中的一部分。它分为两部分:1、认识杠杆;2、研究杠杆的秘密。其中第二个活动是重点,活动选择了杠杆尺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经历运用杠杆尺开展实验研究活动,通过观察、实验、记录,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来认识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并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展学生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本课教材的安排正体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理念,教科书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杠杆的工作规律,而是要求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分析等,这就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提供了开放的探究空间,有利于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展开活动,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得以提高。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学生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的经历也是很多的,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经验的积累。在学习本课前,通过前一节课《使用工具》的学习,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但学生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本课教材利用杠杆类工具在生活中运用最广泛、最直观的撬棍撬木箱的情景引入本节课的研究,学生有类似的生活经历,利于学生观察并引发思考。书中示意图对杠杆的用力点、支点、阻力点很较直观,很清晰。两个活动安排有梯度。一是认识杠杆,先由撬棍引入杠杆的概念,然后分析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接着引导学生分析了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工作时发挥作用的位置,并标出它们作为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而后利用书中的图,对于身边的常用工具进行观察、分析,使学生对杠杆类工具有初步的认识能力。二是研究杠杆的秘密,在有了以上的基础后,利用杠杆尺研究杠杆工作的原理就十分容易了。学生通过实验,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杠杆工作的规律也就水到渠成。

教学目标

1、从知识与技能:(1)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2)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3)利用杠杆解决身边的事情。

2、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整理数据,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教学难点:(1)杠杆在生活中的变形应用;(2)能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通过分析整理,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桥梁有多种不同结构,有的桥梁把多种结构合为一体。 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过程与方法: 提高观察、比较、描述和评价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 ……此处隐藏13831个字……p>(2)指导学生准备器材;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现象;

(4)学生分组归纳、小结,得出结论。

(5)每组的派一名同学向全班同学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

生:从有草皮的长木板上流下来的水比只有土的长木板上流下来的水多一些。

生:从有草皮的长木板上流下来的水比较清亮,只有土的长木板上流下来的水较浑浊。

生:从有草皮的长木板上流下来的水比较清亮,说明水中含有的泥沙少;只有土的长木板上流下来的水较浑浊,说明水中有较多的泥沙。……

教师总结:当往只装有黄土的木板上浇水时,黄土很容易和水一起形成浑浊的水浆流走;而往有草皮的木板上浇水时,植物的根牢牢地把土锁住,土壤被保护起来,所以流下来的水还是比较清的。看来,刚才同学们实验后认为“植物对土有保护作用”是正确的。通过这个实验,你还想到了什么?

生:黄河中上游流经黄土高原,那里植被很少,土地光秃秃的,土质也非常疏松,河水、雨水很容易使土壤流失,所以黄河的水是浑黄的。

三、阅读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1)、师:同学们都知道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那么它一直是现在这个样子的吗?黄土高原上的植被都到哪里去了呢?请阅读书本44面的资料,说说你的想法!

(2)、学生阅读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植被缺少的原因。并全班交流

(3)、师:如果这些行为一直持续下去,你认为会有什么后果?

(4)、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的想法。

四、拓展延伸

通过学习,你认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你所生活的地方的自然条件受到了破坏和保护吗?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

过程与方法:结合对滑轮组的研究,解释起重机的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游戏活动并与同学友好地合作研究。

【教学重点】用实验研究探究定、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起省力的大小关系和规律。

【教学准备】铁架台、线、滑轮、钩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导入: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家村,都有许许多多的建筑工地,参观这些忙碌的建筑工地,我们会有很多的发现。

(学生自由表述自己所看见的,并说说自己有些什么问题)

起重机是怎样把那么重的物体送到高空去的呢?

二、 研究滑轮组的作用

1、 滑轮组的定义引入

原来,起重机内发挥作用的是滑轮组,那么什么是滑轮组呢?(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观察结构图P14,理解滑轮组的构造。

2、 实验探讨简单滑轮组的作用。

a) 小组合作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

b) 试用这个最简单滑轮组吊起一个1000克的重物需要多在的力?

请学生猜想,

c) 学生分组实验,分别用这个滑轮组吊起不同重量(学生自己定)的重物,并和直接吊起该重物的力比较,能发现什么?

实验要求:

1、明确分工。

2、拟定实验计划草案后实行。

3、进行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

(4)汇报交流,说说有一个动滑轮的滑轮组的作用。(在这里可能会出现重物比较轻的时候省力效果不明显,但随着重物的增加,省力效果越明显,越趋向于省一半的力)

3、实验探讨有2个动滑轮的滑轮组的作用。

(1)提出疑问:如果增加滑轮组的数量,(例如用2个动滑轮和2个定滑轮),用力大小会怎么变化?

(2)用与前面实验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情况,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三、游戏体验

小个子战胜大力士:游戏规则见教材P15

1)出示游戏器材,找2个大个子学生和一个小个子学生参加游戏。

2)要求没有直接参加游戏的同学对数据进行记录,寻找其中的规律。

3)、说出自己的发现

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从这个游戏中明白了什么?

从我们的研究中明白为什么起重机能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

【信息反馈】:

尝试着这课的教学,我认为滑轮组的教学还是很有难度的,难度表现在滑轮组的组装和多个滑轮组省力情况的研究,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滑轮组的组装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没有直观的经验,他们对这些机械是模糊的,他们只是通过课本的学习认识到的,或者在生活中远远地看到过的,但仔细的熟悉是没有,所以学习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多亏前面的动滑轮与定滑轮学习的铺垫,聪明的孩子还是能从中领悟到一些。在教学中,对滑轮组的组装有两种教学方法,一是根据上两节课的学习,尝试着在自己的草稿纸上画好连接图,然后再根据图完成滑轮组的组装;第二种教学方法是先自己尝试着滑轮组的组装,然后根据连接情况画下连接图。我们的小学生还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来学习科学的,滑轮组的学习还是来自于他们的直接经验。

对于多个滑轮组省力情况的研究,实验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因为多个滑轮的摩擦力是很大的,而我们的重物只是小得可怜的钩码,建议大家使用4个钩码以上,效果稍微理想一点。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1、知道滑轮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能产生的具大作用。

2、知道滑轮在生活中是如何产生作用的,并认识共工作的原理。

3、学会开动脑筋利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些小问题。

教学重点:知道定、动滑轮是如何工作的。

教这难点:认识其工作的原理。

教学用具:铁架台、线、滑轮、钩码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提问导入: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家村,都有许许多多的建筑工地,参观这些忙碌的建筑工地,我们会有很多的发现。(学生自由表述自己所看见的,并说说自己有些什么问题)起重机是怎样把那么重的物体送到高空去的呢?

二、解决问题

1、滑轮组的作用。观察结构图P12

2、实验探讨滑轮的作用。

(1) 试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下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吊起一个1000克的重物需要多在的力?请学生猜想(结合图)

(2) 增加滑轮的数量,试试吊起同样的重物需要的力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3) 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要求:

1、明确分工。

2、拟定实验计划交老师检查后实行。

3、进行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

三、游戏体验。

小个子战胜大力士:游戏规则见教材P13并将游戏结果用表格作好记录。

四、说出自己的发现

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从这个游戏中明白了什么?从我们的研究中明白为什么起重机能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