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说课稿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屋》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屋》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将要为大家展示的是一节小班的语言活动《叶子小屋》。
故事讲述的是:一天小姑娘小馨在院子里面玩耍,突然下起雨来了,小馨赶紧躲到树叶下面的树丛里,这里的树叶很多,就像一间叶子小屋,在这里她遇到了一个个“不速之客”:螳螂、蝴蝶、金龟子、瓢虫、蚂蚁等,小馨和它们成了好朋友,一起分享着这间特殊的小屋,分享房子里的温暖和快乐!
最后,雨停了,小馨和伙伴们说再见,回到了自己真正的家。整个故事非常简单,但却是孩子们非常喜欢和认同的;能够吸引和打动幼儿的。我之所以选择这个故事,主要是因为在院子里玩耍时,常常看见孩子们对院子里的小动物、小昆虫非常感兴趣,有时还会和小动物们对话,这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想象游戏。所以我选择了这节小班语言活动《叶子小屋》,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和责任心!
我为本活动预设了以下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愉快的欣赏故事,感受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
2、愿意帮助动物朋友,体验用树叶任意组合为动物朋友制作叶子小屋。
活动的重点是:对故事感兴趣,喜欢故事中活泼有趣的动物形象,能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
活动的难点是:带领幼儿进入故事空间,激发幼儿多说、多思考,活动过程流畅、完整。
为完成以上目标,我采用了以下策略与方法:
1、设置悬念法。在活动的一开始教师没有直接讲述故事,而是幼儿先观看《叶子小屋》的绘本封面,通过幼儿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了解、去想象,增加了故事本身的悬念,也增加了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音乐衬托法。教师在启发幼儿观看图片内容的同时,播放清新的,带有雨点敲打声音的音乐,让幼儿仿佛身临其境,很快就能走进小馨的意境当中。
3、幼儿先述法。接下来,教师还是没有把要讲的故事直接告诉幼儿,而是让幼儿两两一组自由组合,通过分析想象后,由一名代表上前来把图片内容讲述给大家听,增加了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4、情境表演法。由一名幼儿扮演小馨,其他的幼儿手持道具或戴头饰表演小昆虫,幼儿亲自体验小馨在叶子小屋里和小昆虫们一起活动、对话的情景。
5、手工实践法。给幼儿提供各种各样齐全的树叶和小昆虫即可贴图片,放手让幼儿自己制作心中所想象的叶子小屋,是孩子们非常乐意做的一件事。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我尊重幼儿,关注幼儿,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激发幼儿,鼓励幼儿理解故事,大胆讲述,积极思考,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结合音乐、表演、手工等活动增加幼儿的兴趣,丰富幼儿的各种感官体验!
活动的设计和过程肯定存在不足,请领导、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附:故事《叶子小屋》
有一天,小馨在院子里玩耍,啪!突然一滴小雨点打到她的脸颊上。“哇啊——好凉喔!”接着,啪、啪、啪 ,雨滴又打到小馨的鼻尖和手脚上。“不过,没关系!因为小馨有个可以躲雨的小房子。” “你看,叶子做成的屋顶很棒吧!”
可是,有只螳螂已经比小馨早一步躲进了房子里。“讨厌,讨厌。不要过来,到那边去。”
螳螂真的把脸转过去了。这时候,突然……一只白蝴蝶,翩翩地飞进小馨的房子。“在这里安全噢,不会被雨淋到了。”窸窸窣窣,窸窸窣窣一只小金龟子从叶子后面爬了出来。“原来是小金龟子呀,吓了我一跳!没想到你也在房子里啊。”
正说这,一只瓢虫嗖地停在小馨的头上。“大家好像一家人喔。” “啊,蚂蚁。小蚂蚁,你也进来休息一下嘛!面包会淋湿呦。”
“啊,天晴了。”“你们看,雨已经停了。”小馨对叶子小屋里的朋友们说:“我要回我真正的家了,大家也回去吧,妈妈在等着你们呢。”
附:《叶子小屋》教案
【活动目标】
1、愉快的欣赏故事,感受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
2、愿意帮助动物朋友,能用树叶任意组合为动物朋友制作叶子小屋。
【活动准备】
1、图片14张(片头大图片、故事图片)
2、《叶子小屋》课件一份
3、音乐磁带
4、各种形状、颜色的树叶若干
5、胶棒、小昆虫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演示片头图片,请幼儿根据看到的图片猜测要讲的故事。
1、播放音乐,带领幼儿自然的走进故事的情境。
2、引导幼儿说出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教师分发图片,请幼儿代表上前来讲述故事内容。
请幼儿自由组合成8个小组,每组选一个代表,为大家讲述自己组拿到的故事图片的内容。
三、教师把幼儿手中的图片组合在一起,完整的讲述一遍《叶子小屋》的故事。
1、请幼儿观看图片,想象小馨在院子里的活动,在叶子小屋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提问幼儿:故事的内容和自己想象的一样吗?幼儿自由回答。
四、播放FLASH课件,请幼儿找找哪些昆虫朋友到小馨的叶子小屋里面躲雨了?
请幼儿分别用道具饰演小馨和叶子下面的小昆虫,以及和小昆虫们的精彩对话。
五、为昆虫朋友们制作叶子小屋。
1、请幼儿选择各种不同的叶子,发挥想象为动物朋友们制作叶子小屋。
雨还不停地下,许多小昆虫想到叶子小屋里来躲雨,可屋子太小了,我们一起来造一间更大的小屋,让更多的动物朋友们来躲雨吧!
请幼儿选择不同的树叶将它们粘帖成小屋,选择不同的颜色将叶子装扮起来,以及为叶子小屋设计一些家具等。
2、幼儿手持自己制作的画,给大家讲述“叶子小屋”的故事。
【活动延伸】
1、 老师和孩子一起做一个仿真的“叶子小屋”,大家一起躲进小屋来玩叶子小屋的游戏。
2、 观察各种小昆虫,看看它们下雨的时候都是如何避雨的。
《小屋》说课稿2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20xx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七课《跳动的音符》中的音乐小屋一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开始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音乐小屋》这首歌曲轻松愉快。旋律以三度下行的音程起句,构成起伏的旋律,和着舒展的节奏,给人一种柔和的感受。描绘了“叮咚”作响的玩具小屋给人们快乐,抒发了热爱音乐的孩子们的愉快心情。
……此处隐藏12794个字……生看过大量例如《蓝猫淘气3000问》等动画片,,但是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之类的动画片,看过的却寥寥无几。由于学生只有5、6岁,识字量少,所以阅读能力较差,对童话故事的阅读也极少。所以,孩子们对童话里的这些小屋没有多深的印象,根据这些情况,决定在引导阶段,给学生提供童话中的小屋图片供学生欣赏。让学生充分感受小屋的造型美及色彩美,另外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所以学生在制作上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能通过观察、拆、分范作自己研究出制作方法。根据学生的情况,努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观察的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感受美,观察范作为自己的初步尝试作准备和指导。合作学习的方法;通过组员与组员之间的讨论交流和合作制作小屋,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共存的现代意识。在竞争与合作中,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探究学习的方法;学生拆、分老师的范作,自己研究制作方法,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习惯,学会评价与争议;在作业展评中,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并通过评价,提高本学科的审美能力,同时还构建了学生之间的知识互补。 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全方位的渗透到教学程序中去。
四、 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教学由组织阶段;导入阶段;发展阶段;创作阶段;评价阶段;课后拓展六个环节组成。其中发展阶段有引导分析,启发想象;分析范作,探究做法;观察材料,构思作品三部分。
一. 组织阶段;
检查学生用品,稳定秩序。 目的是培养学生准备学习用具的良好常规习惯,师生共同进入学习状态,为上课作好准备。
二. 导入阶段;
“小朋友,你们喜欢看童话故事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童话故事。”课件播放《灰姑娘》有小屋的动画片段,并告诉学生看完以后回答老师:“这是哪个童话故事?在这个童话故事里你最喜欢谁?她住在怎样的屋子里?”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运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动动脑筋,利用废旧的材料自己动手做一做《童话里的小屋》”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通过课件动画片的播放,给学生创造一种情境,让学生在动画片的那种美仑美涣的意境中,感受童话中小屋的美。观察小屋,更好地让生了解和发现童话故事中小主人的居住房屋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保持对绘画的兴趣和着手表现物象的冲动,也确立了学生实践主体地位。
三、发展阶段;
1、引导分析,启发想象
课件播放的动画片片段,最后定格四个小屋。师引导学生观察:“我们再来观察几张图片,你觉得这些小屋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这些部分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师引导学生分析:小屋有门、窗、墙壁、屋顶、烟囱几部分,各部分有圆、方等形状,色彩鲜艳独特。并请个别学生想象“你觉得小屋的门、窗还可以是什么样的?回答后总结。
学生了解童话里的小屋的组成部分,感受小屋各部分造型的与众不同和色彩独特的美,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学生下一步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2、分析范作,探究做法
师以“小朋友,请研究桌子上的小屋,拆一拆,分一分,再组合起来,观察是用哪些材料做的?怎么做的?看谁观察的仔细能发现其中的奥秘。”来激发学生在小组内探索小屋的制作方法。师深入小组,帮助学生。并请个别学生到实物投影演示做法。如:把易拉罐做墙壁,橡皮泥粘上做窗户,彩纸卷成圆锥形做屋顶。把方形纸盒翻过来做墙壁,先定好门、窗的大概位置,再用绘画或剪贴、撕贴、橡皮泥塑造的方法来制作小屋,装饰完之后,重新使纸盒回到原来的立体状态,变成童话里的小屋。演示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和掌握步骤,此时问学生“你认为小屋的制作可分为那几步?”总结学生发言,并板书:构思、组合、装饰。
这个环节的设计考虑的是孩子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根据孩子接受技能的特点而采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拆、分老师的范作,主动思考和探究小屋制作方法,培养探究性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引导创造奠定基础。师生互动展示制作方法,总结步骤,体现了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课堂的引导者,培养了学生自己动脑的能力,这也是探究性学习的体现。
3、欣赏课本,开拓思路;
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作品,以“你最喜欢哪座小屋,它的造型和色彩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小屋的造型设计和色彩特点。 任何创造来说都需要一定的基础,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依据,课本中范画的讨论和欣赏,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童话中小屋的奇丽造型和艳丽色彩。师生的谈话使学生明白了小屋的造型设计、色彩特点和材料的综合运用,也进一步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开阔了眼界。
4、观察材料,构思作品;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材料,“你想为童话故事中的哪个人物设计制作一座小屋呢?思考你的材料可以做一个什么形状的屋顶,什么样的屋顶、窗户、门?用什么来装饰?” 组织学生在小组自由讨论,互相说想法和作法。师深入小组,帮助学生根据材料构思。学生发言后,师提出合理建议,并鼓励学生。 为童话故事中的人物设计制作一座小屋,寄托了孩子们的愿望,面对这些童话角色,使本课的童话意味更浓。而制作前的个人思考和小组讨论,是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而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观察和情感积累产生联想,拓宽想像空间,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通过这一环节师生的谈话交流,将学生的感受和认识转化为独特的艺术表现。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师深入小组和师生交流时提出合理建议,有利于学生打开思路。
五、 创作阶段;
组织学生制作小屋,在学生制作的时候,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共同制作。教师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充分尝试。并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工具时的安全和保持环境的卫生。 教师在巡回指导时,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辅导,关注了全体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个体纵向的进步。及时给予展示,过程中的激励性评价,重视过程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的“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六、评价阶段;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业展示。先请个别学生讲解自己制作过程,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进行自评,再小组合作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进行师生互评。 本环节的设计,使学生能大胆自由的表述自己的创作意图,自我评价是带有浓厚情感体验的自我认识活动,它使学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有助于将美术课程价值内化为自己的认识,促进自我发展。根据所小组内不同的小屋编讲出故事,整合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在情景中开展评价活动,体验学习乐趣,贯穿童话意味。而师生互评进一步使学生建立自信,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七、课后拓展;
回家后思考:除了小屋,纸盒等废旧物品还可以做什么?让学生在作品做完之后,整理东西,收拾桌面及地面。 课后的拓展,为学生提供更宽的创造空间,也对学生进行了变废为宝的思想教育。收拾和整理,是为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