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州园林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州园林说课稿1一、说教材
《苏州园林》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准确把握了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原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苏州园林闻名中外,林林总总,设计者与建筑者争奇斗巧,别出心裁,因此异彩纷呈,特色鲜明。而本文作者另辟蹊径,异中求同,牢牢把握住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这一特征,从总体上介绍,顺畅自然,通俗易懂,不仅展现了深厚纯熟的文字功力,更显示了不同凡响的思维水平。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注重培养创造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2、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先总后分,由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的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3、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爱美爱国。
本文是一篇介绍苏州园林特点的名篇佳作,因此欣赏中国园林的图画美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初步培养是本课的学习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重难点呢?在教学中,应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如看苏州园林的照片,与课文相配合,更方便学生理解和同时教给欣赏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方法。
二、说教法
本次语文课的主体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认识能力,但欣赏能力有限。课标要求激励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和培养提取、筛选、概括、梳理信息的能力。鉴于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问答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通过教师有机的教,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三、说学法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的学法是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四、说教学理念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从文体上看,是说明文单元;从题材上看,是有关中国文化题材的文章。传统语文教学本着知识本位的语文观,常常从说明文的文体入手来解读课文。而新课标更强调文本的人文内涵,淡化文体知识,在单元教材的编选上虽兼顾文体,但更注重题材内容的相关性。基于这样的认识,对本文的解读,重点应放在对文本内容及内容所反映的文化的理解上,而不应该只局限于文体知识的把握。
五、说教学程序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环节展开。
1、布置预习:
扫清字词障碍,理清文章结构;
利用网络搜集苏州园林的照片、图片,感知苏州园林的特点。
布置预习的目的是为了使整堂课进行得更加顺畅,使学生提早进入学习状态。
2、导入教学:名言、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样以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生动有趣,增强直观感受,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便于进入理想的学习氛围。
3、解 题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苏州园林不是指某一处园林,而是全城的一百多处园林的统称,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
4、作者简介
作者的原籍是江苏苏州,故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同时又因为作者有发现美的眼睛,所以发现了苏州园林的美。
5、预习检查,扫除语音障碍。
教师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解决生字词,夯实字词教学,让学生切实掌握一些重要的和常用的生字词。
6、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作为苏州人的叶圣陶认为苏州园林有一种怎样的美?(即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为体现图画美设计者是从哪几方面设计的?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感受画意美的同时,把握苏州园林的总特征,理清文章说明的思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7、结合图片,品位鉴赏图画美。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请同学分别读课文3—6段,划出能具体表现图画美的句子,结合图片再读一读。或者是教师先给出图片,然后请同学找出文中的哪句话与图片表现的美相吻合。
作者在写完苏州园林的四大特点后,为何又写了7、8、9三个自然段?结合图片,说说这三段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
讲究角落的图画美(7段)讲究门窗的图案美(8段)
讲究色彩的搭配(9段)
请你用所学的知识来鉴赏下面的图片(任选一张)。说说美在本环节既让学生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突出了教学重点,也能初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突破了教学难点。
8、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自主选择课文内容,精读课文中的一段,然后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全班同学)介绍苏州园林的某一特点。提示:注意介绍的条理
注意介绍的方法
用上重要的词语
在这里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将表达能力训练与学生个性的发展需要相结合,让学生自信、有主见。
9、布置作业
好的作业是对课堂的补充和延伸,我布置的作业是:
试以“我爱我家”为题进行写作练习,要求不实写哪一处景或哪一件事,而从总的印象写起,引出对事物总的特点的概括,然后围绕中心多方面说明。
学文与作文成为一体,意在指导学生注意作文的条理性。
10、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附:板书设计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理念和教学程序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苏州园林说课稿2一、说教材:
《苏州园林》是语文版初中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讲读课文。
本单元是初中学生进入中学后第一次出现说明文单元,本课则是他们整个初中阶段第一次学习说明文,上好这一课,对于培养 ……此处隐藏28700个字……中”是本文的总纲。其总特征具体表现在四个“讲究”上。
b·全文共10个段落。各段段意:◆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介绍苏州园林的共同点;◆介绍建筑物的布局;◆介绍假山池沼的艺术;◆介绍花草树木的画意;◆介绍花墙廊子的层次;◆介绍细小角落的图画美;◆介绍门窗的图案设计和雕镂;◆介绍屋室的色彩装饰;◆结束语。
教师小结:
如此来读文章,就把长文章读“短”了,再来分析文章的结构就简单了。我们来看看
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事物的?
衅生自主学习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讨论明确:
第2段概括了全文的中心,因为这一段点明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以下段落都是
围绕这一特征展开逐一进行说明的。第2段与第3~9段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
从全文看,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从各部分看,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逻辑
顺序。
教师小结:
本文准确地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恰当地安排说明顺序,把事物说明得有条不紊、井
然有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
重点研读,品味本文多样性的语言,总结全文。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苏州园林》是一篇准确地把握了客观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作者从欣赏者的
角度用简明朴实和高度概括的语言,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学生回答)务必使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对!仔细阅读课文,看全文从此处开始,共有几次提到“图画”“画图”“画”,用圈点法圈出这些句子。
■重点研读
学生圈画出九处。总结
苏州园林说课稿15一.说内容
1.教材简析:《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带有文艺性的说明文。说明了苏州近二百处园林的共同特点和给人的整体印象,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文中的生字词,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理解课文的结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苏州园林的建筑美,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的知识,主要是明白什么是说明的对象;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本文层次分明、语言简洁、准确的特点。
二.说教学法
本次语文课的主体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认识能力,但欣赏能力有限。鉴于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阅读教学,情境教学,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法,通过教师有机的教,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来、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一)阅读教学法
1.快速阅读,整体感知课文
在导入之后,立即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读完全文,并思考,这篇课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注意:这篇课文所要说明的,不是苏州某个园林的特色,而是苏州近二百处园林的共同特点和给人的整体印象。)
2.定向阅读,提取文章信息
通过定向阅读,把握课文的说明结构,即总分结构。文章总体说明苏州园林的重要地位和总的特征。从文中提取说明特征的一个句子——“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总的方面。
这个特征又体现在多个方面——“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等。这是分说的方面。
这里既要有教师的教,更要突出学生的学,由学生有目的的读,找出文中最有价值的信息,进一步熟悉课文。
(二)情境教学法: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具备审美条件的园林艺术,又是文笔优美的典范之作,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达成教学目标。并且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的教学。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此种方法主要是在欣赏、品味苏州园林的美的时候所采用。先让学生找到表现美的句子,然后共同探讨苏州园林的美,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说教学理念:
1、摒弃传统的“串讲”教学模式。设计“课前积累——创设情景导入——快速自由式阅读——定向合作式解读——探究式拓展”五大环节。实施过程中以学生的自感、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这是初次接触说明文,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明确说明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
四、说教学程序
本文采用分课时,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教学。
(一)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用多媒体导入,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二)含英咀华,夯实基础
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解决生字词,夯实字词教学,让学生切实掌握一些重要的和常用的生字词。
如:1、注音:轩榭()嶙峋()丘壑()
重峦叠嶂()
2、结合课文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
(三)心系园林身感其美
这一环节通过学生多形式的阅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成对课文的理解。是本课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本课教学的高潮。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让学生合作探究完成好阅读提纲,使文章层次分明。
总体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分项特征:
A、(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讲求自然之趣)
B、(假山池沼的配合讲求自然美)
C、(花草树木的映衬给人图画美)
D、(近景远景的层次给人景致美)
E、(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F、(门和窗都是高度的图案美)
G、(极少用彩绘给人以色彩美)
2、学生画出描写苏州园林美景的语句,共同欣赏。
3、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贯穿语言准确性的教学,让学生仔细体会。让学生懂得写说明用词既要准确,又要生动。
4、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前面学过的课文对说明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本文要进一步的理解。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有作比较,举例子等。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都使说明的事物给人留下更深刻、具体、生动的形象,使人对事物有了更精确的理解。
(三)迁移训练学以致用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尽力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锻炼运用语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完本课之后可以带领学生到一些旅游景点去参观,然后完成写作任务,使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要求根据学生知识层面合理的提出。